“祖先比我们想象的先进得多”——考古工作者泰山脚下探寻中华文明起源
“祖先比我们想象的先进得多”——考古工作者泰山脚下探寻中华文明起源
“祖先比我们想象的先进得多”——考古工作者泰山脚下探寻中华文明起源
这是5月20日(rì)拍摄的大汶河(左上)、大汶口遗址博物馆(右上)和大汶口遗址核心区(左下)(无人机(wúrénjī)照片(zhàopiān))。新华社记者 陈朔 摄
新华社济南5月28日电 题:“祖先比我们想象的先进得多”——考古工作者(kǎogǔgōngzuòzhě)泰山脚下(jiǎoxià)探寻中华文明起源
新华社记者(jìzhě)黄硕、袁敏、高尊
泰山脚下,汶河两岸,鲜花盛开的田野间,考古工作者们缓慢而细致(xìzhì)地在露出的遗迹上(shàng)清理土壤。这些遗迹来自约6100年至(zhì)4600年前的一个文明。
在位于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大汶河两岸的大汶口遗址,新一轮(xīnyīlún)发掘正在进行。泰安大汶口文化(wénhuà)保护传承中心主任张保卫说,本轮(běnlún)发掘始于2024年,预计持续到2028年。
他说,新发现一道85米宽的壕沟(háogōu),其功能尚(shàng)不十分清楚,可能与军事防御有关,或许能提供早期国家形成的线索。
作为龙山文化(wénhuà)的前身,大汶口文化以泰山汶水为中心,延伸至数省,覆盖面积超20万平方公里。20世纪50年代,在进行津浦铁路复线工程时,其部分遗物被(bèi)偶然(ǒurán)发现。目前已发掘出大量坟墓、房屋和日常用品,包括陶器、石器、玉器(yùqì)等。一些器物上刻画了符号,被认为是早期文字(wénzì)的雏形。
考古(kǎogǔ)工作人员刘云龙正在参与发掘的遗址地面,露出了连片的红色火烧土。“这是房屋倒塌(dǎotā)后的墙体遗迹。”他说。
刘云龙认为,几千年前,人们可能(kěnéng)为了使房屋坚固而用火整体烧制(shāozhì)墙体,已学会控制很高的(de)温度。考古工作者试图重建同样的房屋结构,用近800摄氏度的火连烧4天左右,却无法烧制出同样效果。
“新石器时代的祖先比我们想象(xiǎngxiàng)的要先进得多。”刘云龙说(shuō),房屋布局也体现出精心设计。
这是5月(yuè)20日在大汶口遗址博物馆拍摄的陶器。新华社(xīnhuáshè)记者 徐速绘 摄
考古发掘(fājué)还表明,大汶口人已经懂得物物交换,酿酒、制陶、纺织等(děng)手工业门类也逐渐发展起来。
墓葬中埋藏的物品表明了社会分工(shèhuìfēngōng)和社会分层,反映出当时已有私有财产、阶级乃至王权的早期形态,也出现了规范人际关系的礼制(lǐzhì)。
张保卫说,大汶口(dàwènkǒu)的礼制可能影响了当时的其他文明,乃至后来的商周文明。在孔子对这套制度进行了总结后,它深刻影响了中华文明(zhōnghuáwénmíng)。
这次发掘也是(shì)中国探索(tànsuǒ)古代文明起源的一部分。在同一时期,从东到西,从北到南,广袤土地上出现了许多灿烂的文明,构成(gòuchéng)中华文明起源多元一体的格局。
这是(zhèshì)5月20日在大汶口遗址博物馆拍摄的大口尊。新华社记者 徐速绘(xúsùhuì) 摄
公元前(gōngyuánqián)21世纪(shìjì),中国形成第一个王朝——夏朝。在夏以前,出现于南方的良渚文化被认为已具古代国家形态。故宫博物院原院长单霁翔曾指出(zhǐchū),大汶口遗址的发现,将中华文明起源向前推进了两三千年。
“古代中华民族取得(qǔde)的辉煌成就让现今(xiànjīn)的人们感到自豪。”张(zhāng)保卫说,中华文明源远流长、博大精深,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,是当代中国文化的根基。
专家们(men)认为,考古发掘的意义不限于理解过去,对当代生活同样有很大(hěndà)价值。2016年,大汶口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落成,成为历史文化教育和青少年研学基地,年均接待游客近(jìn)10万人次。
“在祖先的土地上生活,我们(wǒmen)感到骄傲。先民们不畏艰辛、勇于创新的精神激励我们做得更好。”岱岳区大汶口镇党委书记张义强说。大汶口镇建设了(le)工业园区,并进行(jìnxíng)高产良田试点,群众收入不断增长。
泰山脚下的(de)(de)一家大型企业(qǐyè)从传统医药中汲取养分,利用中草药黄精制成保健产品(bǎojiànchǎnpǐn),带动4万多名农民脱贫致富。这家公司的负责人说:“老祖宗的东西,留给我们的不仅是身体的滋养,更是精神和文明的宝藏。”




相关推荐
评论列表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
你 发表评论:
欢迎